热点资讯
影视剧里的“老北京”形象:乌托邦的瑰宝,你了解其中的文化吗
发布日期:2024-06-07 23:43 点击次数:138
众所周知,乌托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托马斯·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一书中。“莫尔生造这个词是指一个并不存在的国家(Eutopia),又指一个值得所有人追求的国家”。
“自莫尔的乌托邦以来,乌托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即乌托邦文学。”
通俗的来讲,乌托邦是指我们对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世界的想象。乌托邦文学自从进入人们的视线就受到了很大的争议,一方面人们批判它的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又有人呼吁这种乌托邦来为我们追求更好的未来提供指导。
从人文地理环境来看,北京处于一个多民族交流、碰撞、协调和融合的环境中,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对待各不相同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碰撞和融合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京味文化’。
北京这座城市的特殊性让国人给予了它更多的关注和书写,思考和希冀,批判和沉思。京味影视作品在影视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北京这座城市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使得每个时期都有与其相关的影视作品,特别在1949年以后,京派影视作品一度引起观看的热潮,受到观众的追捧。
这些影视作品中很多都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其中京派影视作品改编中最为有代表性的两位就是老舍与王朔。
我们暂且不论赵宝刚导演青春偶像剧对“新北京”的乌托邦想象,我们从老舍笔下的“文化北京”或多或少带有乌托邦气质。到王朔的“现代迷城”“顽主北京”时代,那时各种信仰和价值观崩塌,而新的价值观没有建立,这时对北京的呈现是连乌托邦都没有的时代。
出生于1899年的老舍是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是地道的北京人,生长在北京,他是满族正红旗人,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现代作家中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最多的作家,《我这一辈子》、《龙须沟》、《方珍珠》、《骆驼祥子》、《茶馆》、《月牙儿》、《离婚》等多部由其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950年,老舍小说《我这一辈子》同名改编成电影,导演是石挥。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年逾六十的老警察,作品讲述他一辈子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奉公守法,但最终却命运悲惨,一生贫苦,家破人亡的故事。
在新社会里,有了新的社会风尚,大家追求共同进步,大家过上了快乐美满的生活。1982年电影《骆驼祥子》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凌子风。
1982年电影《茶馆》根据老舍同名剧本改编,导演谢添。讲述北京的裕泰茶馆从腐败的清朝到民国再到军阀割据时期、抗日战争,内战的灾难的兴衰。最终茶馆老板王利发在茶馆自尽的悲惨故事。
1985年电影《月牙儿》由霍庄、徐晓星、邢丹联合导演,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韩月容两母女沦为暗娼的悲惨故事,以此揭露女性在“旧社会”受尽欺凌,难以实现人格上的独立的悲惨境遇。
1992年电影《离婚》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导演王好为。讲述在三十年代初的北平,财政所李姓科员的家庭故事。老李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但是却娶了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乡下媳妇,文化水平很低、缺乏风度教养。与妻子缺少沟通的他渐渐对别的女人有了好感,最终老李带着老婆回归乡下,平息了这一场家庭风波。
老舍作为北京土生土长的满族正红旗人,所创作的一系列京味市民作品呈现38出“皇城帝都”的老北京形象,其中《骆驼祥子》、《茶馆》等电影成为京味影视作品研究的范例,被多次提及,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影响力广泛的作品。
老舍先生所创作的作品中更多的关注表现底层市民的命运,体现皇城古都里那些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大多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从这些人物命运的更迭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历史境况下的老北京。
《骆驼祥子》、《茶馆》等经典的老北京电影中常见的北京语言,京腔京调,对北京传统市民及当代市民形象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生动的刻画。这些老北京人虽然命途坎坷,但是大多积极向上,抗争命运的乐观精神。
纵然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自己只能随波逐流,但福海还是积极的面对坎坷的命运。电影《龙须沟》中塑造了生活在北京龙须沟沿岸的下层劳动人民。有为人正直正义的艺人程宝庆,正直的泥瓦匠赵老头……
他们在恶霸流氓的压迫下不断的抗争,这些势单力薄的普通劳动人民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体现了老北京人不屈不饶的宝贵精神。
电影《方珍珠》中的民间艺人“破风筝”和方珍珠,受尽了官僚、特务、流氓等各种恶势力的欺侮,虽然日子艰难,但她们还是没有屈服,在不断的和抗争中坚持下去。电影中“破风筝”和方珍珠对艺术高度的追求,在艺术道路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塑造了他们不屈不饶,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形象。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祥子生性善良,为人朴实,对生活怀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他有个愿望,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客人,做一个自己赚钱的劳动者,不用依附于别人的车。
电影《月牙儿》反映女性在“旧中国”饱受欺凌、地位低下的境况,月容和母亲靠出卖肉体求生存,遭到了各种势力的欺压迫害,月容从少女时的纯洁、美丽和天真,到被迫沦为暗娼后性情大变,以前的美好瞬间不见了,她变得粗莽、冷漠、放荡和可怜。
电影《离婚》中老李为人踏实、有些许的腼腆但却喜欢幻想生活,是财政所的二等科员。在婚姻上老李有所不满,因为妻子是个乡下妇女,与自己缺乏精神上的沟通,渐渐的老李生出二心……
电影展现了三十年代北平普通的市民家庭生活、婚姻的基本状况。无论是《我这一辈子》中对福海一生经历的突出书写,还是《茶馆》中的王掌柜漠然旁观世事,亦或是《骆驼祥子》中骆驼祥子的颠覆式的变化,其中饱含着创作者对老北京老百姓人生命运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以及对真善美的褒扬和人性的赞美。对北京普通平民百姓的关怀,正是老舍作品改编的京味影视作品最令人产生共鸣的地方。
老舍的作品中体现出对老北京人物的内心思考、人与时代、人与城市的关注,深入挖掘人性,展现古都皇城之中北京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踩着皇城根下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子民,拥有一种更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这种共同的精神是深埋在身体中的一部分,与生俱来的。
此外,北京人的性格中亦有一种韧性在里面,在老舍的作品中,这些最普通的老北京市民面对坎坷的命运,各种恶势力的压迫,虽然力量对比悬殊却少有屈服者,这又体现了老北京人的民间韧性。
生长在皇城根下的他们,历经了风云变幻,看惯了权利的更迭、命途的转换以及人生境遇的起落。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历尽沧桑的豁达和永不颓靡的坚韧。
《我这一辈子》、《龙须沟》、《方珍珠》、《骆驼祥子》、《茶馆》、《月牙儿》、《离婚》这些剧中每一个剧都极富北京地域文化。
老舍先生作品改编而成的这些优秀的京味影视作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这些作品通过对老北京地域地貌、风土人情和城市状态的呈现展现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老北京皇城古都的形象,通过这些元素老舍企图表达关于老北京的一种文化理想。
为了让观众可以充分体验老北京文化,描绘了20,30年代旧北京社会、人物、民俗的丰富画卷,剧作的多位导演在改拍作品时,从布景、选角方面都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比如,在拍摄《骆驼祥子》时,导演凌子风出于自身对旧北京下层人民生活现实状况的了解心态和对老北京风土人情的熟悉状况,在拍摄过程中严格要求每一个拍摄细节,只为能如实呈现出20,30年代的老北京城的历史风貌。
为了真实再现那个时代的场景,他组织工作人员在北影厂院里搭建了当时被称为“西四一条街”的半永久性的实景。在拍摄影片中的婚丧嫁娶场面时,凌子风力求遵照最真实的北京民俗来进行,如《骆驼祥子》中两位主人公成亲时跨火盆、堵门、揭新娘的红盖头等风俗当时在北京的民间非常盛行,婚礼上这些礼仪礼节必不可少。
凌子风为了拍摄需要甚至千方百计联系上了当年在那里做过表演的老艺人参演,所以,在天桥和白塔寺那几场戏中出现的全是当年的真实人物和真实物件。
在这样力求真实的严格拍摄要求下,观众体会到了电影《骆驼祥子》老北京浓厚的“京味”和风俗风貌,这部作品惟妙惟肖地再现了20,30年代老北京城的世态风情。
《我这一辈子》、《茶馆》两部作品中出现大量的老北京语言,导演在启用演员方面也非常注重演员本身对京腔京调的把握,力争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老北京。在老舍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老北京的古都景色、街市风光,体味老北京地区的乡土人情,又可以聆听到《方珍珠》《鼓书艺人》中的京腔京调、京韵京声。
各种文化交织、碰撞、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呈现成为老舍笔下老北京给我们的印象。加之对北京人物韧性、坚强人格的刻画其中也多少透露出老舍心中所存在的理想老北京,乌托邦老北京。这样的老北京是普通民众的老北京,宁静安逸,民众各得其所,有幸福的生活。
所以在老舍的作品中虽然存在强烈的冲突和悬念,但老北京城最终还是归于平静的生活状态、生动的市井气息和历史沉淀的民俗特色是老舍心中的理想老北京,乌托邦老北京。这样的老北京气质是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精神气质、生活节奏以及有着独有的分寸感与韵律感的乌托邦之城。